被公認的中國第一個帝王:夏啟
文章分類:夏朝
你也會想看的:薑子牙道術通神,為何其仙符不能救活被挖心的比幹?
生平事跡
啟的母親是塗山氏,屈原在其《天問》中曾記載“禹巡治洪水,走遍四方,一次,偶然與塗山氏相遇於臺桑,旋即分別。懷孕的塗山氏女在傷念中生下啟後就死瞭”。
網絡配圖
王位之爭
舜以後,王權進一步強化,傳說姒禹塗山會盟時“執玉帛者萬國”,“朝諸侯之君會稽之上,防風之君後至,而姒啟畫像禹斬之” 。此塗山就是河南嵩縣的三塗山,亦即會稽山,正在夏人活動中心地區附近。可見經鯀、禹兩代經營,夏後氏已形成一支強大的勢力,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瞭基礎。隨著王權的產生,氏族制度的機關已部分被改造,部分被拋棄,唯繼任領袖的人選要經議事會認可的形式尚存。而從媯舜到姒禹正處於社會大發展的時代,各種人才輩出,首先被舉為姒禹繼任者的是當時曾掌五刑、負責獄訟的皋陶。皋陶先姒禹而死,部落聯合體議事會又推舉瞭益,即伯益。他是顓頊和少典氏的後裔,又名大費,與皋陶有一定的血緣親屬關系,曾協助姒禹平水土,有功而受到媯舜的器重,被任命為掌管山澤、調馴鳥獸的“虞” ,古文獻曾有“益主虞、山澤辟”之說,有學者認為他的功績在首創畜牧業 。所以按照傳統習俗,姒啟作為領袖之子在議事會討論繼任者人選時,雖被優先提名,但他的功績與威名無法與益相敵,益很自然的成為議事會認可的法定繼承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