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崔浩這個人,《魏書》中是這樣記載的
崔浩,字伯淵,清河人也。白馬公玄伯之長子。少好文學,博覽經史。玄象陰陽,百傢之言,無不關綜,研精義理,時人莫及。弱冠為直郎。天興中,給事秘書,轉著作郎。太祖以其工書,常置左右。太祖季年,威嚴頗峻,宮省左右多以微過得罪,莫不逃隱,避目下之變。浩獨恭勤不怠,或終日不歸。太祖知之,輒命賜以禦粥。其砥直任時,不為窮通改節,皆此類也。
太宗初,拜博士祭酒,賜爵武城子,常授太宗經書。每至郊祠,父子並乘軒軺,時人榮之。太宗好陰陽術數,聞浩說《易》及《洪范》五行,善之,因命浩筮吉兇,參觀天文,考定疑惑。浩綜覈天人之際,舉其綱紀,諸所處決,多有應驗。恒與軍國大謀,甚為寵密。是時,有兔在後宮,驗問門官,無從得入。太宗怪之,命浩推其咎徵。浩以為當有鄰國貢嬪嬙者,善應也。明年,姚興果獻女。
神瑞二年,秋谷不登,太史令王亮、蘇垣因華陰公主等言讖書國傢當治鄴,應大樂五十年,勸太宗遷都。浩與特進周澹言於太宗曰:"今國傢遷都於鄴,可救今年之饑,非長久之策也。東州之人,常謂國傢居廣漠之地,民畜無算,號稱牛毛之眾。今留守舊部,分傢南徙,恐不滿諸州之地。參居郡縣,處榛林之間,不便水土,疾疫死傷,情見事露,則百姓意沮。四方聞之,有輕侮之意。屈丐、蠕蠕必提挈而來,雲中、平城則有危殆之慮。阻隔恒代千裡之險,雖欲救援,赴之甚難。如此則聲實俱損矣。今居北方,假令山東有變,輕騎南出,耀威桑梓之中,誰知多少?百姓見之,望塵震服。此是國傢威制諸夏之長策也。至春草生,乳酪將出,兼有菜果,足接來秋。若得中熟,事則濟矣。"太宗深然之,曰:"唯此二人,與朕意同。"復使中貴人問浩、澹曰:"今既糊口無以至來秋,來秋或復不熟,將如之何?"浩等對曰:"可簡窮下之戶,諸州就谷。若來秋無年,願更圖也。但不可遷都。"太宗從之,於是分民詣山東三州食,出倉谷以稟之。來年遂大熟。賜浩、澹妾各一人,禦衣一襲,絹五十匹,綿五十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