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最後一個戰略大師'楊嗣昌十面埋伏囚闖王
文章分類:明朝
你也會想看的:為什麼萬歷皇帝不想立朱常洛為帝
看崇禎朝的歷史,最繞不過的一個話題人物就是楊嗣昌,他是湖南常德人,中國明末重臣。
很多人說楊嗣昌是一個誤國誤民的權奸,楊嗣昌是很囂張,罵他的口水,如滔滔江水,延綿不絕,然而無論怎麼彈劾,就是不倒。就算他明明幹錯瞭事,卻依然支持他,哪怕打瞭敗仗,別人都受處分,他還能升官。也有很多人認為楊嗣昌是崇禎年間唯一能拯救危局的人,如果當時還有一個人能拯救危局,那麼這個人隻可能是楊嗣昌。
楊嗣昌才華橫溢,機敏便捷,對歷史掌故瞭如指掌,又一向工於筆札,富有辯才。楊嗣昌所闡明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,提出瞭“四正六隅十面張網”的方針,向皇帝保證:下三個月死功夫,瞭結十年不結之局。朱由檢激動得拍案叫絕,嘆道:悔恨用你太晚瞭!
那麼,他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究竟是什麼意思呢?
所謂四正,就是陜西、河南、湖廣、鳳陽四個正面戰場,這四個地方的巡撫,以圍剿為主以防禦為輔。所謂六隅,就是延綏、山西、山東、應天、江西、四川六個側面戰場,這六個地方的巡撫,以防禦為主以圍剿為輔。把四正與六隅加起來,十個羅網,所以叫做十面張網。假如流寇在陜西,那麼陜西、四川、湖廣、河南、延綏、山西的巡撫必須共同張網,六面合圍,總理入關和總督聯合圍剿;假如流寇在河南,那麼湖廣、鳳陽、應天、山西、山東、河南的巡撫必須共同張網,六面合圍,總督出關和總理聯合圍剿;假如流寇在湖廣,那麼河南、陜西、四川、應天、鳳陽、江西的巡撫必須共同張網,六面合圍,總督、總理都前往湖廣聯合圍剿。總之,總督、總理是隨敵剿殺,各地巡撫是四面合圍,不論主戰場在哪裡,都要圍成一個羅網,這就是十面張網的意圖